当前,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全球产业格局与发展模式,成为世界各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日前,在第22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简称峰会)联络官会议上,峰会秘书处通报了今年峰会的活动建议,并征求东盟各国有关代表意见,“人工智能+峰会”成为核心亮点。
中国与东盟各国代表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产业协同、生态共建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表达了在多领域深化合作的迫切愿望。
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秘书处秘书长 杨雁雁:
与往届相比,本届峰会的核心突破在于将人工智能作为贯穿全程的主线主题,通过系统规划突显技术赋能价值。为充分释放人工智能的驱动作用,峰会将从线上平台建设、线下场景应用两条路径同步推进筹备工作。一方面,启动建设“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智能服务平台”,以数字化基础设施升级为核心,构建覆盖峰会全流程的智能支撑体系;另一方面,紧扣“让人工智能可见、可感、可触、可及”的理念,打造科技质感、未来视野与区域文化融合的参会新场景。
缅甸工商会联合会联合秘书长 觉德瓦:
长期以来,中国既是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更是在技术创新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深度协作的核心伙伴。在缅中经济走廊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双方推进的一系列合作项目正持续加速两国互联互通进程,为产业升级与区域一体化注入强劲动力,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及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发展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缅甸近期正着力打通新技术应用、高科技产业发展、物流畅通及海关通关等领域的合作渠道,为东盟与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协同发展创造更便利的条件。
文莱国家工商会副会长 哈里姆:
我们很高兴看到本届峰会打造“人工智能+”,这将助力各方进一步构建人工智能领域的枢纽平台与协作机制,推动智能技术、数字健康及相关生态体系建设的经验共享。这些合作举措将有效帮助文莱提升人工智能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与场景应用水平。我们热切期盼并欢迎中国企业、投资机构及技术专家,尤其是来自广西的专业力量赴文莱交流考察,共同挖掘潜在的合作机遇。
菲律宾工商总会秘书长 帕斯卡:
我想重点阐述菲律宾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两项核心关切。其一,AI治理体系建设。人工智能作为一项革命性技术,其发展离不开科学规范的治理框架。唯有通过完善的治理机制,才能推动负责任的AI发展,实现技术创新与风险防控的平衡。期待能在本届峰会上深入了解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包括技术研发、应用落地等软硬件层面的治理规则与实践经验,为区域AI治理协作提供参考。其二,推进AI教育协同发展。人工智能的长远发展依赖于人才储备,而基础教育是培养下一代AI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关键。菲律宾希望了解中国与东盟各国在AI教育领域的实践路径,为区域青年适应AI时代的发展需求奠定基础,共同夯实人工智能产业的人才支撑。
柬埔寨总商会副总干事 蒙尼莫:
柬埔寨始终致力于加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联系,我们尽全力支持即将举办的第22届峰会。本届峰会聚焦数字经济、跨境贸易、供应链协同及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与区域发展需求高度契合。柬埔寨倡导以创新的解决方案和技术赋能产业升级,尤其主张通过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全面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强化供应链各环节的互联互通,各方可以共同提升产业竞争力,以确保区域贸易的稳定发展。
印度尼西亚工商会副主席 维加亚:
印度尼西亚工商会致力于推动印尼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商业及经贸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将协同东盟各国共同探索发展新路径。作为峰会的积极参与者、支持者,印尼工商会将持续深度参与第22届峰会的各项组织工作,同时深化与中国的务实联系。对于即将于9月召开的本届峰会,我们计划在新能源汽车、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签署一系列合作备忘录,通过具体项目落地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高级主管 王佳薇:
当前,技术革新正深刻重塑全球经济格局,在此背景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强化区域经济与贸易合作的重要性愈发突出。新加坡积极参与《东盟数字经济框架协议》(DEFA)的联合制定,坚定支持升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并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及其他区域贸易框架的全面落地实施,为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扫清障碍,进一步促进区域内贸易与服务的自由流动,助力东盟与中国数字经济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老挝国家工商会副主席 塔努松:
老挝与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构建坚实合作基础,这有利于双方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近期,老中两国成立了人工智能合作中心,重点推进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并在健康医疗、智慧城市等多领域推动数字创新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应用。东盟各国与中国应携手共进,在数字技术领域加强协同,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的应用和联合研发。老挝也将持续促进东盟和中国的区域一体化。
泰国工业联合会泰—中经济与投资委员会秘书 林子淇:
中国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及数字化转型领域的领先实践,为东盟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区域技术合作与投资拓展了全新路径,泰国也以同样的决心积极拥抱这一转型。我们相信通过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携手合作,各方可以创造共同价值,构建更具韧性的供应链,为打造更智能、更包容的区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马来西亚全国总商会执行委员会委员投资促进委员会主席 陈镇明:
人工智能领域潜力巨大,当前提出设立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并将AI深度融入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议程,是极具前瞻性的战略举措。马来西亚热切期待与中国及东盟各国深化合作,共同挖掘AI技术潜能。我们主张通过推动联合研发、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制定共享政策框架等方式,实现技术发展与社会利益的协调统一。同时,我们也主张设立更多机制化合作平台,例如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委员会、青年企业家委员会和服务贸易委员会,为各方深化对话协商、强化知识交流、拓展务实对接搭建稳定高效的合作通道,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越南工商会处长 古越雄:
建议在本届峰会中优先考虑绿色发展与数字化转型的议题,并围绕相关主题规划系列活动。尤其是技术应用场景,包括面向中小企业的AI解决方案、智能化技术成果的展示。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展示与体验平台,让企业直观感受AI带来的赋能效应,助力其更好地融入可持续供应链体系,推动区域经济实现更具包容性的发展。
记者手记
从搭建智能服务平台到打造沉浸式参会场景,从推动中小企业技术赋能到完善区域治理与人才培育体系,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主张既立足当下产业需求,又着眼长远发展布局。这些凝聚着各方智慧的合作构想,将会让第22届峰会成为人工智能技术成果的“展示窗”、区域工商界携手共进的“孵化器”。随着各项合作举措的落地,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必将迈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持久数字动力。
(配文图片由峰会秘书处提供)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